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实践志愿 >> 正文

关于开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社会实践的通知

日期: 2025年03月11日 09:20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我校“1236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工作内涵,校区团工委决定在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工青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切实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一)理论学习宣讲团

本专题聚焦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可结合“读懂中国”等活动载体,秉承大工红色办学传统,鼓励大工青年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宣讲应结合受众群体特点以及专业特色,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有高度”“接地气”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科技创新报国团

本专题紧密围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广大工科院校学子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组织实地考察与调研活动,深入探访大型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其他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通过与行业专家的深度交流,结合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和项目实践,深化对科技前沿领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开展创新实验、技术转化、成果落地、技术优化等科技实践活动。倡导以企业提出课题、学生主动“揭榜”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产业发展的前沿认知,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提升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乡村振兴促进团

本专题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伟大目标,鼓励师生深入广大农村,调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调研农民就业创业渠道,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度和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开展农技培训推广、科技成果宣传、金融知识下乡、农村环境治理、特色产业打造、农旅结合、电商兴农等实践活动。鼓励前往“连理振兴服务站”,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关键维度,发挥学科优势进行有效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国情社情调研团

本专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阔实践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知国情、体民情、察社情。鼓励开展省内宏观调研,立足辽宁,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教育、养老、人工智能变革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科普教育等,并提出政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资政建议。

(五)东北振兴智汇团

本专题聚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担当新时代“六地”青年突破队职责使命,从“青年看东北”“青年说东北”“青年来东北”“青年留东北”“青年建东北”五个维度,通过政务实习、实地考察、深度采访等方式,深刻认识东北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引领广大青年投身东北振兴、辽宁振兴。

二、立项要求

1、本次学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线下主题实践的形式,同一团队应选定一个主题进行线下实践。

2、团队人数至少为3人,不设人数上限,请团队填写附件1完成立项。同一团队全员进行四次同主题实践计算为一次学期社会实践。学期社会实践可作为毕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

3、发起者应为团队,队长需填写立项材料,并发送至队长所在学院的社会实践部邮箱。

4、未在实践活动开始前上交立项表的,不予立项;填写立项申请表时可自行增加立项申请表中团队成员信息栏个数。

三、结项要求

(一)结项材料

(1)团队建立“实践地联络单”一份(纸质版);

(2)每支实践团队需上交一份2-5分钟的高质量“视频”(电子版),只接受MP4、RM、RMVB格式。视频内容要求至少包括实践前期准备环节和实践中期活动现场环节,且照片内容少于20%,视频比例以横屏16:9为佳,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拍摄时可注意同期声采录。每只团队需保留视频源文件(视频结项时无需提交,参与评奖评优环节必须提交);

(3)每支实践团队需上交至少15张电子版“照片” (电子版),照片具体要求如下:

A.【线下】需包含在活动现场的合影,且团队人数以此照片上的显示为准(可增加一人,即摄影同学),要求至少包括一张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实践地地标性建筑的合影,如人数与合影中人数(可加一人)不符,团队将无法结项;

B.【线上】需包含线上互动照片,要求至少包含十张线上互动照片(可使用截图),必须出现实践队员人像;

C.如实践队伍有实际带队指导教师,须有现场活动照片体现带队教师亲自参与实践;

D.每张合影以“地标名称+xx人合影”命名(如“贵阳市龙洞堡机场+6人合影”),其他照片以当时活动内容命名,图片为jpg格式,像素不低于1280×960,所有照片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该文件夹以“团队名+照片”命名;

(4)一篇实践报告/一篇调研报告(电子版)

实践报告:2000字以上,查重率不得超过30%。团队需以个性化的实践过程及实际实践成果为核心,提交一篇内容详实的实践报告;(注:不包含主观内容如个人感悟)

调研报告:2000字以上,查重率不得超过30%。团队需以调研成果为核心,针对具体问题或课题展开分析,提交一篇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注:需包含对具体调研过程的叙述)

(5)团队若想建立实践基地或进行实践基地续约,务必提前在校区团工委备案,每支与本次实践地新建立实践基地的团队需上交一份实践基地协议(纸质版,非必需),与实践基地签署协议有效期满的实践团队需上交续约的实践基地协议;

(6)感谢信、表扬信、纸质媒体报道、实践地开具的证明等可以反映实践活动成果的实物,媒体报道需提交证明材料,所有证明材料放在“媒体证明材料+团队名”文件夹中,具体材料以内容命名,要求如下:

A.【纸质媒体】报纸、期刊等须上交纸质版原件;

B.【网页端】网页端媒体须提交网络链接,阅读量证明截图,平台权威性证明(备案号/许可证号、主办单位名称、网站运营时间等)证明材料。若无有效阅读量证明,需要额外上交等效证明材料(例:点赞量、转发量或粉丝数量等数据截图)以证明宣传效果;

C.【客户端】客户端媒体(例:新浪微博APP、澎湃新闻APP等)须上报应用名称,报道主体、阅读量证明截图,若无有效阅读量证明,需要额外上交等效证明材料(例:点赞量、转发量或粉丝数量等数据截图)以证明宣传效果;

(7)实践团队其他实践成果。

(二)结项时间

结项通道:团队结项材料由队长打包发送至队长所在学院的实践部邮箱,所有实践材料须按照附件中要求整理成压缩包进行上交。

结项时间:每月15日或30日当天0:00-23:00为结项材料上交时间,请各位队长严格遵守,在社会实践结束两周内及时上交结项材料。

截止时间:2025年5月31日

四、结项材料审核和评优

(一)项目审核

学院社会实践部将于材料提交后的一周内进行结项材料初审,初审不通过的实践团队将进行复审答辩,复审答辩不通过则实践情况不予记录。若发现弄虚作假,则取消本次学期社会实践认定资格。

(二)评优

(1)校区拟对学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评奖评优工作。申优材料与结项材料相同。评优环节分为材料评审与答辩,材料得分在前70%的团队进入申优答辩,后30%的团队淘汰。评分细则见附件3。

(2)申优答辩最终得分=(团队材料得分)+[(各团队评审员打分平均分)×20%+(评委老师打分平均分)×50%+(大众评委打分平均分)×30%]

材料评审环节满分60分,答辩环节满分40分。

(3)奖项设置

校区级优秀团队: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0%

校区将分别给予获奖团队1000元、800元、500元奖金。

五、结项资格取消说明

团队立项成功后,如出现如下情况将取消结项资格:

(1)实践团队与二级团委商讨后,自愿放弃结项;

(2)实践团队未按要求递交结项材料,材料数量缺失,且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补交材料;

(3)实践团队合影中人数与递交结项名单中人数不符,在规定时间内未递交符合要求的合影(实践地地标旁合影),或符合人数的成员名单(从名单中去掉不在合影上的成员);

(4)实践团队实践报告或调研报告查重率超过30%,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交符合要求的实践报告或调研报告;

(5)实践团队未与二级团委建立安全反馈机制,未听从学校的总体调控指示。

六、联系方式

咨询方式:校区团工委社会实践部官方QQ:962480796

1、社会实践活动交流咨询群(四个交流群消息同步):

社会实践群①:787060311

社会实践群②:786500142

社会实践群③:786501834

社会实践群④:782342074

2、各学院实践部咨询QQ群:

莱斯特国际学院:714438751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660164763

866509783(两个群消息同步)

商学院:610617608

公共基础学院:902890397

3、各学院团委实践部邮箱:

莱斯特国际学院:lsttwsjb@163.com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hghyysmxysjb1201@163.com

商学院:pjsztwshsjb@163.com

公共基础学院:ggjcxysjb@163.com

共青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工作委员会

2025年3月1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