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日期: 2025年07月03日 20:41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1236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工作内涵,引导大工青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学校卓越发展汇聚青春力量,校团委决定在2025年暑假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实践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青年成长需求,强化专业思维引领,结合专业、行业、社会治理确定选题,着力扩大研究生群体实践参与度,不断提升创新实践与就业创业能力。
(二)严格过程把控。统筹社会实践各阶段任务,做好全过程“质量把控”,细化实践方案设计、过程督导、考核评价等工作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学知识、练本领、拓眼界。
(三)强化成果凝练。聚焦实践育人效能,推进实践成果培育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能示范的实践育人品牌,产出有贡献度的实践成果。
三、项目主题
(一)理论宣讲传薪火
本专题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深入基层群众,感悟领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向各个群体讲述党的理论成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其中“行走的思政课”专题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开展。
(二)科创逐梦报国行
本专题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沿科技等领域。鼓励学生走进科研院所、央(国)企、专精特新企业和生产一线,增强产业认知,开展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报国企业行”实践开展和评奖评优由学生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统筹。
(三)青春聚力兴乡村
本专题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引导师生走进农村,依托学校特色“连理振兴服务站”,发挥学科专长精准帮扶。鼓励学生组建多元团队,参与生态规划,加强科技支农,全方位激活乡村活力。其中,“青春领航乡村行”由学生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开展。
(四)职创扬帆启新途
本专题鼓励学生积极通过“扬帆计划”实习、政务实习等平台,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一线,在岗位历练中了解社会需求、积累职场经验。倡导响应东北振兴战略,留辽留连实习实践。同时鼓励到陕西省榆林市、宁波市江北区、苏州市相城区等校地共建城市开展实践。
(五)文脉寻踪谱新篇
本专题积极响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号召,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鼓励学生深入古村落、考察古建筑、调研文创园区、走近非遗传承人,为文物保护与传承贡献青年智慧,书写青年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篇章。
四、重点立项
(一)科技创新重点立项
通过加强与企业沟通合作,探索科技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推动“挑战杯”系列竞赛(含“揭榜挂帅”专项赛)等关键科创竞赛项目培育,实现实际应用和成果孵化转化。各单位要积极推荐有一定科研基础,具备解决产学研实际问题的重点团队,到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带着科研项目或竞赛作品做实践,强调成果转化能力,做到重点挖掘、把关和推荐,每支团队要有专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此重点立项团队将获得额外资金资助。
(二)“一院一队”重点立项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将以持续打造一院一队品牌实践格局作为重点立项工作,建议各学院团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上限推荐一支实践团队,将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团队前往云南省龙陵县、辽宁省凌海市、辽宁省大洼县等地“连理振兴服务站”(简称“连理小站”),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关键维度,为“连理小站”所在地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每支团队要有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亲自带队。
五、实施过程
(一)实践内容指南
各立项单位要组建多元化的实践团队。鼓励多民族学生、中外学生联合组建实践团队;鼓励年级分层分类、本硕博贯通组建实践团队,尤其鼓励研究生参与,以发挥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的优势。
实践团队要提前谋划、精心策划实践内容,可重点围绕“七个一”活动展开。
(1)阅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篇重要论述:围绕相关主题以学习读书会等形式储备理论知识,力争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开展一次实地调研:紧密结合选题确定调研方案,用专业化的调研做专业化的实践;
(3)举办一场集体讨论:围绕实践选题、解决方案、实践环节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热烈讨论;
(4)干好一件有益实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一件对基层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实事;
(5)讲述一个生动故事:通过党团支部会、级队会、宣讲会等形式分享实践体会和成长感悟;
(6)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将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发现撰写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与师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7)发出一次大工声音:充分利用媒体分享实践见闻,系统总结实践成果,加强实践价值传播。
(二)立项要求
本次申报流程均在社会实践系统中完成。实践团于所在学院团委申报立项,坚持“谁立项、谁负责、谁管理”,实践团队在系统中上传立项材料后由各二级团组织审核把关,统一报送至校团委,跨学院团队在队长所在学院立项。
我校在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需组队报名,每支实践团至多15名成员。每人最多可参加2个实践活动(不同类别),且实践时间不能重叠。要求每支实践团队配备指导教师,鼓励学院党政领导、专任教师实地带队指导实践,其中支教团队必须有专职教师全程带队;鼓励研究生依托科研项目参与实践。倡议每支队伍实践地点不多于三个省份,每个实践地点需2/3以上团队成员实地参与,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
申报者需根据系统要求规范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附件所列文件,按照各学院规定时间在系统中申请并提交电子版材料。(详见附件1)
(三)时间安排
(四)结项要求
学校团委将在实践活动中期及后期,对各实践项目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审核。审核重点关注各实践项目的中期纪实、调研报告、成果转化、宣传报道等方面,对未通过审核团队取消其结项资格(详见附件2)。
(五)评优表彰
学校团委将在本次实践活动后,对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团进行评优表彰,为获得校一等奖的优秀团队提供奖励资助。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强化 风险防范意识,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对学生情况的精准、动态掌握,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等条件,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密切配合,加强宣传
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扩大活动影响;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做好活动总结、选树典型、研讨交流等工作,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
(三)加强培训,讲求实效
各单位要注重加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在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等方面开展行前培训,鼓励专任教师实地指导社会实践,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深入调研、探索创新,全方位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七、联系方式
咨询方式:校区团工委社会实践部官方QQ:962480796
1、社会实践活动交流咨询群(四个交流群消息同步):
社会实践群①:787060311
社会实践群②:786500142
社会实践群③:786501834
社会实践群④:782342074
2、各学院实践部咨询QQ群:
莱斯特国际学院:714438751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660164763
866509783(两个群消息同步)
商学院:610617608
公共基础学院:902890397
3、各学院团委实践部邮箱:
莱斯特国际学院:lsttwsjb@163.com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hghyysmxysjb1201@163.com
商学院:pjsztwshsjb@163.com
公共基础学院:ggjcxysjb@163.com
八、其他说明
如上级团组织有新要求,将另行补充通知。
共青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工作委员会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