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第十届科创竞赛的通知
日期: 2025年10月25日 15:12 浏览量: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创意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第十届科创竞赛正式启动,现面向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发布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25年10月-12月
二、参赛对象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本科生、研究生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校区团工委创新创业部、校区研究生会学术部
协办单位:各学院科技创新相关部门、校区团工委宣传中心
四、参赛要求
主体赛
(一)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报名,每人限加入3支团队且至多担任1支团队的负责人,参赛团队必须提交作品介绍PPT、作品申报书,可选交作品展示视频、商业计划书等其他辅助材料。参赛作品须有教师参与指导,每名指导教师可至多参与指导3件作品。
(二)参加创新赛道的团队不得超过10人,按照团队中学历最高的成员划分至本科生类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分层分类评审,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人员仅限本科生;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三)参加创业赛道的团队不得超过10人。博士研究生仅可参加创业赛道,不得担任团队负责人,且博士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5名教师指导完成。
(四)鼓励跨专业组队,跨专业团队由参赛团队自主定义作品归属学院,未明确定义的默认归属于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原则上比赛报名截止后,只可进行人员删减,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人员添加。
(五)参赛作品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研究等时,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六)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七)对于已工商注册的作品,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作品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新锐赛
说明:为营造学校浓郁的科创氛围,聚焦学校“四类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鼓励广大学生勇于创新、解放思想、畅想未来,选拔一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颠覆性、交叉性的学生作品,特举办新锐赛。
(一)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报名,每个团队不得超过10人,且2025级本科生不低于50%;每人限加入2支新锐赛团队且至多担任1支团队的负责人。
(二)参赛作品须有教师参与指导,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其中专任教师不应低于2/3,每名指导教师可至多参与指导3件作品。同一作品禁止同时报名主体赛和新锐赛。
(三)团队需提交作品介绍PPT和作品申报书,内容主要包含作品背景、创新方案、实施过程、预期成效等阐释作品创新思维亮点的内容,辅助材料可包括研究报告、设计图纸/模型、原型/样品、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社会调研报告、资政建议及实物产品等。
(四)参赛团队需自主定义作品归属学院(书院),未明确定义的默认归属于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书院)。原则上比赛报名截止后,只可进行人员删减,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人员添加。
(五)作品评审中,侧重考察学生团队的思考过程、技术发展路线方案和应用前沿探索。参赛作品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鼓励突破性创新思维与想法,技术路线需符合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团队不仅需展示作品的技术潜力,还要能够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科技进步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活动进程
(一)宣讲会:2025年11月6日,于E03大礼堂举办参赛经验分享会和培训会。
(二)作品提交:2025年11月27日22:00前作品提交至各学院承办部门官方邮箱。
(三)作品初审:2025年11月29日-30日,各学院承办部门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查重。
(四)作品复审:12月1日-3日,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评委,对作品进行评阅和打分后,择优选拔团队或个人入围决赛并参加最终答辩。
(五)决赛答辩:2025年12月中旬,于E03报告厅进行入围决赛的作品进行答辩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为6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
六、参赛类别
主体赛
(一)创业赛道(不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组)
设置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5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A类):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B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C类):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D类):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E类):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二)创新赛道(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组)
设置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3个组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F类):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侧重于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G类):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侧重于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3.科技发明制作(H类):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同时分为两类:H1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H2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侧重于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新锐赛
(一)科学革命:该组别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的革新与突破,鼓励参赛团队结合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从多元维度和独特视角展开深入思考,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工具等领域开展前瞻性设想,作品应展现出对科学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应用,能够挑战现有科学认知,推动科学边界的拓展。
(二)领军工程:此组别聚焦于工程技术的前沿探索与应用,鼓励参赛团队结合当前产业化变革趋势,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索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作品应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推动工业、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或带来显著的生产效率提升或成本节约。
(三)新兴行业:鼓励参赛团队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着力突破行业发展及转型遭遇的难题与瓶颈,对带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商业模式、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可能性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作品应展现出对新兴 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刻理解。
(四)智慧服务:该组别强调科技在提升生活质量、优化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鼓励参赛团队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关注教育、健康、养老、城市管理等社会民生领域,设计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智慧服务产品或解决方案,作品应体现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七、报名要求
(一)参赛作品需是近两年内(即2023年9月1日后)完成的原创性科技作品。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在参赛范围之列。
(二)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三)对于已工商注册的作品,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作品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四)参赛作品可提供作品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作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五)参赛作品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研究等时,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八、材料提交
(一)提交申报书,以邮件附件Word形式发送,负责人务必认真填写参赛个人/团队的信息。Word命名方式为“作品类别+作品名称+队长姓名+联系方式+申报书”(例:F+基于…的研究+张三+13011112222+申报书)。
(二)提交参赛作品,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正文及相关图表、主要参考文献。也可提交其他与参赛作品相关的材料(如研究报告、效果图、视频、专利及获奖证明等)。作品命名方式为“作品类别+作品名称+队长姓名+联系方式+参赛作品” (例:F+基于…的研究+张三+13011112222+参赛作品)。
(三)申报书与参赛作品同时提交,报名才有效。申报书与参赛作品需放置在一个压缩包内,压缩包与邮件主题命名方式均为“作品类别+作品名称+队长姓名+联系方式”发送到对应邮箱。
(四)同一作品请勿多次提交。如需更改作品,相关文件命名均需加上“更改作品”字样,如:更改作品+F+基于…的研究+张三+13011112222+申报书、更改作品+F+基于…的研究+张三+13011112222+参赛作品。
(五)作品提交邮箱
1.本科生组
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科创部:410284397@qq.com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科创部:hhscxcyb@163.com
商学院创新创业部:2323942985@qq.com
公共基础学院科创部:1069487281@qq.com
2.研究生组
盘锦校区研究生会学术部:yuanyijia@mail.dlut.edu.cn
九、奖励设置
(一)主体赛
创业赛道:参加决赛答辩的参赛个人或团队逐一、二、三等奖。
创新赛道
1.本科生组
参加决赛答辩的参赛个人或团队逐一、二、三等奖。
2.研究生组
参加决赛答辩的参赛个人或团队逐一、二、三等奖。
(二)新锐赛
参加决赛答辩的参赛个人或团队逐一、二、三等奖。
注意:最终获奖情况按各类别参赛作品实际提交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十、其他说明
(一)本次竞赛的获奖团队将被列入校区重点培育项目,并将在后续参加学校“攀登杯”科创竞赛时由校区团工委提供指导与支持。
(二)本届科创竞赛的后续信息将在校区团工委创新创业部官方QQ:3441927391以及第十届科创竞赛咨询QQ群:826073978内及时公布,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关注!
(三)最终解释权归校区团工委所有。
(四)活动联系人:校区团工委创新创业部17822216526
共青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工作委员会
2025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