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青春 >> 实践志愿 >> 正文

“行者无疆”实践团暑期赴安徽开展非遗文化调研

日期: 2018年08月28日 11:41   浏览量:

八月,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行者无疆”实践团来到了安徽,一场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展开。队员们辗转合肥、宣城、黄山三地,流连六日,领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安徽省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厚重的文化底蕴;感受了宏村、屯溪老街、徽州古城的风土人情;聆听了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的谆谆教诲。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感触亦甚多。

冯骥才在他的《文化寻根》中曾提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山川多样、文化多元”然而如此精彩纷呈的中华文明,如今正隐隐面临着一场危机。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淮河、庐州、皖江和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在时光流淌中沉积下许多历史遗迹。但当队员们分发调查问卷,采访街边路人,却发现多数人对于非遗知之甚少,甚至漠不关心,非遗的传承也普遍存在着后继无人的问题,不禁让人慨叹民间艺术之亟需拯救。这些文明已闪耀千年,不应让它们逐渐湮灭,薪火相传方才能够生生不息。保护非遗道阻且艰,“行者无疆”非遗传承之路依旧漫漫。此行大连理工大学行者无疆团队赶赴安徽,只希望能从自己出发,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古徽州之地,非遗文化俯拾即是,屹立千年的古村门楼,精巧细致的三雕工艺,隽永俊逸的文房四宝,皆令人魂牵梦萦。短短六日,三座城市,风雨兼程,步履不停。在被灿烂文明打动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想把这样的共鸣传递给更多的人。

首站合肥,实践团的成员来到安徽博物院了解最基本的安徽历史及文化知识。自徽派建筑到纵横的徽商,从文房四宝说起数千年的文明史,实践团队员们默默感叹之后也在馆内寻觅起问卷调查的对象。其中虽有些波折,但终究有所收获。

宣纸制作技艺可追溯到唐代。宣纸绵韧洁白、千年不腐,“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文书典籍、书画珍品赖以千古传存,独特的品质使它和艺术共生,与文化共存。顶着烈日,队员们一路辗转到达了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从制作宣纸最原始的步骤开始,体会作为原材料的青檀树皮与稻草经历一年乃至数年的风霜雨雪,岁月淘洗最终成就宣纸的跌宕故事。

黄山,作为徽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实践团的重点调研地。实践团成员首先造访了徽派建筑代表性古村落——宏村,古色古香的房舍小巷、清秀如画的南湖风光深深吸引着实践团成员,然而,宏村的商业化现状令人稍觉遗憾。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尽量保持古村的原始风貌,这成为队员们最大的期许。第二站,实践团成员来到歙县新中砖雕厂采访了一位国宝级工匠——方新中。方老说道“在现在这个时代,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好的东西要吸取光大,但也要做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不能一味地仿古,那就失去了砖雕活的一种意义。”这位心怀赤子之心的老工匠以最纯粹的情怀来对待着自己坚守一生的古老技艺。第三站,实践团来到屯溪老街,采访了徽笔传承人杨文。笔是成就古籍名画的基础,而制笔技艺更为此中精髓。从选毫到鉴别,从传说到传承,杨文先生讲述的细致如丝,行者实践团的队员们娓娓而听。小小一支毛笔,蕴藏着一位终生与之为伴的笔师内心深处的热爱。

行程止于斯,队员们感叹万分,若非亲眼所见,无法知非遗之精妙;若无合理传承,非遗必将消失于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经受了千年考验而存留,必然有其传承价值。作为大学生,实践团成员愿积极呼吁,为非遗传承献一份力,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了解非遗,了解这些千年精粹。

 

(文章来源: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 作者:行者无疆实践团 责任编辑:杨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