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青春 >> 实践志愿 >> 正文

“梦起云滇”——走进深山,走进孩子的心

日期: 2017年08月31日 17:46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关爱山区留守儿童,7月27日,历经三天三夜的辗转奔波,跨越两千八百多公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梦起云滇”公益团来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梨园村完小开展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活动期间,队员们竭尽所能为孩子带去知识、陪伴、关爱,同时也针对鲁甸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以及当地留守儿童状况进行了调研走访。

十月筹划,两周践行

“梦起云滇”成立于2014年6月,名称寓意为“圆更多云南偏远山区孩子的知识梦”。早在今年四月初,团队便最先进行了队员招募。经过层层筛选,最终16名队员脱颖而出,共同组成了第四期支教团。

“梦起云滇”传承四载,一直努力打造最科学的短期支教团队,为此也加入了三大科学支教计划:“心益计划”、“童愿计划”、“一公斤盒子”。一系列线上线下培训、队员内部培训,只为更好去支教。

出发前团队每周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前期准备展开讨论进行线上线下筹款开展每日支教案例分享活动,并进行了一个月的备课,安排了三次试讲。力求“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 

三尺讲台,谈笑风生

“你家住得远吗?”“不远。”“那要走多久?”“两个小时。”这是一段令队员印象深刻的对话。每天八点多上课,两个小时的山路便意味着孩子需要六点多就从家里出门,有时候甚至连早饭也顾不上吃或者干脆拿个煮好的土豆在路上填饱肚子。即使这样,孩子每天还是早早地来到学校

初为人师,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队员们仍是紧张的,但当他们看孩子们那一双双闪着光芒的眼睛,便明确了此刻自己的身份,迫切地想将所准备的内容都予他们。

“八一”建军节齐唱国歌,在小小的学校“重走长征路”,写藏头诗,“飞机为什么会飞”,扮演英文字母,上演现实版“鸡兔同笼”等,团队以丰富多彩的上课形式,先让孩子喜欢课堂,而后掌握知识,引导孩子学会在探索中发现真理。

为让“科学”贯穿整个支教过程,团队延续传统的“成长导师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孩子每一天的表现情况,并长期与孩子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当看到原本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举起了手,在课间主动地跑去找老师聊天,队员曾平说道:“她的改变,让我感受到了我们支教的意义。”

团队效仿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制作了一个“解忧杂货篓”。孩子将自己的问题投入纸篓内,当晚队员们会写下回信隔天粘贴在教室外,简单的言语沟通搭建了心灵的桥梁。团队希望以这样的形式,给予孩子一个述说和寻求帮助的途径,也给予自己一个了解孩子的窗口。

烈日当空,一路前行

三年前鲁甸县发生了里氏6.5级的地震,为了解灾后重建情况以及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团队在支教间隙进行了调研走访。

烈日当空,几个小时的山间小道早已让大家吃尽苦头,但团队并没有放弃,仍在努力寻找调研对象。走访过程中,大多数村民对团队的工作表示支持,热情地回答队员的问题,甚至是留大家吃饭,青山绿水塑造了朴素纯真。

走访期间,团队获取了大量有用的数据,这也为今后的调研报告撰写以及向当地政府反馈情况提供了有力保

“授之以渔”,留下最后的爱

最后一天,在学校校长以及当地村民的见证下,团队在梨园村完小正式设立了“梦起云滇”专项奖学金。一部分用于奖励在支教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另一部分用以奖励在未来学期学习优异的学生,团队力图让孩子明白“天助自助者”,只有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雨中惜别,不说再见

离别的当天,下起了大雨,却仍有孩子跑来送行,感动与不舍的泪水一直在眼圈中打转,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却懂事地未曾开口挽留,泪眼朦胧中,队员也踏上了归途。

开始的开始,他们只是师生;最后的最后,他们成为了朋友。当离别的车辆渐行渐远,第四期“梦起云滇”支教活动画上了句号。结束,亦是新的开始,下一年,故事仍将续写。

时光往复,爱你如初。

(来源: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 作者:梦起云滇公益团 责任编辑: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