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先人足迹,遍寻桃李芬芳——大连理工大学“踏足迹,寻桃李”社会实践团哈尔滨分队实践纪实
日期: 2017年08月27日 20:23 浏览量:
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培育了无数社会各界的精英人才。为传承大工红色基因,继承先辈求真务实的可贵精神,“踏足迹,寻桃李”社会实践团成立五支分队,赴各地开展寻访校友活动,其中哈尔滨分队在哈尔滨市对一些工作于哈尔滨并对祖国教育,科研工作做出积极影响的大工校友进行了寻访。
哈尔滨分队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共寻访三位大工校友,分别是刘文彬,李昂,徐衍岭。
7月30日上午,团队成员到达哈尔滨工程大学,采访本次实践的第一位校友刘文彬教授,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8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告诫队员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把能力和品质放在成绩之前,高分低能的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处于劣势;做人是做学问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做人的本心不纯,学问再高也没有意义。最后刘教授希望现在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同学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7月31日上午,团队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寻访大连理工大学2003届校友李昂,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李老师认为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别,大学需要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快速掌握能力,而且在大学中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将所学知识的应用于检验,还能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
8月1日,团队成员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寻访本次实践的最后一位校友徐衍岭教授,徐衍岭于198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染料及中间体专业,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从事广电功能材料的研究。
徐教授对于大学会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学生活中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在寝室的经历,都是一个团队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结识一些与自己世界观相合,能力相当的朋友。这无疑是一段真挚而又纯洁的友谊。因为大学接触的课程很多,以后的工作可能与专业课程不相关。所以,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相互扶持,高效有序的完成了实践工作,在工作中大家收获的不仅仅是校友带给我们为人处世的知识和经验,更让大家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收获的是一份珍贵的友谊,实践团成员的工作虽有明确分工,但是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量不同,工作时间有差异等因素,很多细节需要大家互相帮助,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踏足迹,寻桃李”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大工学子吸取大工优秀校友的先进经验,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体悟大工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在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学会合作。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为成为新一代大工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来源: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 作者:“踏足迹,寻桃李”社会实践团 审核:郑丹妮 编辑:冉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