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研”见真知
日期: 2017年02月27日 10:22 浏览量:
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微信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为探索微信越来越“火”的原因及其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并为减少低头族献计献策,2017年2月19-23日,大连理工大学“微·研”社会实践团一行9人赴北京对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进行了关于微信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微·研”实践团赴北京市的外地队员们于19日晚上全部到达目的地,在安排好住宿后,队长刘野针对团队分工事宜举行了第一次团队会议。
20日上午,团队队员进行调研前的准备工作。为期三天的数据收集工作从队员向房东发放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开始。之后,全队分为三组到北京西站外广场、北海公园、鼓楼、西四等地进行问卷发放。
发放问卷的过程并不容易,北京快节奏的生活给团队带来了很大困难,但逐渐找到技巧的队员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的完成了数据收集任务。22日,北京突降暴雪,猝不及防的队员们只好暂停问卷发放工作转而进行数据整理,队员们用一天的时间将问卷汇总分类整理,为接下来调研报告的攥写打下基础。
一位来自北航的研究生学长如是说:我知道你们冷,所以我才帮你们多填一份问卷,北京的节奏很快,快到来不及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次社会实践的结果对你们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是你们踏入社会前实习的这个经历。
的确,调研过程中遇到许多计划外的困难,比如公园内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使用微信较少,导致在公园内采集有效信息进度很慢;上班族们匆匆赶路,很少愿意停下脚步用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填写问卷,哪怕他们在玩手机;突然来袭的冷空气和骤降的气温增大了问卷发放的难度。不过幸运的是,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在上学的青年人更愿意停下脚步配合我们的调查,因此在西四这种学校分布较多的地点实践团收获颇丰。
此次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得到了300多份问卷,了解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的微信使用频率、最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主题、了解和添加微信公众号的途径及对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建议。通过这些调查,实践团对人们的微信使用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百家之言聚于行,调研之途修远兮”。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真实感受社会万象。也许一次调研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从理论学习到实地调研,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对微信这个智能时代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有了更为客观的认知。同时,在表面关于微信调研背后,关于人性的调研才更显意义。
(来源: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 作者:“微·研”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陈义晨 审核:周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