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行四期---走近山岭上的人
日期: 2016年09月18日 20:05 浏览量:
最后的鄂伦春猎人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岭,打也打不尽。”这首质朴的鄂伦春族歌谣勾起青风行第四期实践团成员们的无限回忆。你永远不会知道你想了解的事实是怎样的,除非你不远千里去看一看。鄂伦春族是全国“三少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人口约8200人(2000年)。“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族,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
一个古老而原始的民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档。怀揣着大盘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希望和对鄂伦春族文化的浓厚兴趣,青风行第四期的队员们长途驱车,来到了位于兴安岭深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深入到村民的生活中,揭开鄂伦春神秘的面纱。
背上行囊,踏遍崎岖
7月25日,由付成龙老师带队,青风行四期一行六人踏上了民族文化探访的征程。正像青风行队歌唱到“青风行啊我们是阳光,多自由怀揣着青春梦想哎呀呀,定格在微笑脸庞,充满希望,这你我的旅途,快扬帆起航…”
心之所向,我们驱车赶往2000多公里外的目的地,看遍了沿途变换的风景,也经历了不少困难险阻。从呼伦贝尔出发到鄂伦春自治旗,路边的景色由广阔的草原变为整齐的白桦林,越往丛林深处,手机信号也随着消失了。队员们在这一路上经历了不少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在凌晨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找到合适的住所,第一次看到云朵低垂,感受近在咫尺的蓝天白云,第一次走进原始森林中,体验在高耸的丛林中抬头看不见天空的惊险,第一次走过那么崎岖绵长的土路,一路颠簸。两天的长途跋涉,只为了那藏在丛林深处的神秘民族。
路尽崎岖,我们对鄂伦春不禁产生了无数猜想,启程前我们了解到,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一带,那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几乎所有的鄂伦春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他们吃的、住的和用的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正是凭借这一天然优势,他们靠一杆枪、一匹马、一条狗穿梭在深山密林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山林文化。
我们不禁想象,他们的住所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衣着打扮还遗留着民族特色吗?他们的食物会不会与我们不一样?他们还在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吗?想着,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眼前的鄂伦春
众里寻“它”千百度,在颠簸崎岖过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平坦的大路,看到了令人激动的四个大字“托扎敏乡”。在驶进乡子的一瞬间,我们惊呆了,眼前的乡村已然是一幅全面现代化的景象,道路的规划的井井有条,整齐的房屋排列有序,每家每户都显现出生活安逸富足的样子。这犹如“世外桃源”的托扎敏,打破了我们之前的所有猜想。经过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由于“十个全覆盖”政策,乡子已经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居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汉人基本无异,远比我们想象的好的多。我们在乡子里的卫生所安营扎寨,在这里建造起了青风行6个人的小“家”,我们用手边可得到的食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向邻近的乡民聊天咨询他们的生活,真真切切地第一次感受鄂伦春的民族文化。
初见即考验,由于乡里的情况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连夜开会修改了时间和计划。当地在了解到我们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一支实践团队后,还邀请我们在探寻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孩子们进行支教活动,我们又连夜更改了教案。眼前的鄂伦春带给团队太多意想不到,这第一会就开到了凌晨两点,但到达目的地的欣喜洗去了队员一路奔波的疲惫,每个人都对明天的实践充满期待。鄂伦春的文化奥秘,正等着我们去一一探索……
鄂伦春?鄂伦春!
我们对鄂伦春文化的了解从孩子们开始,刚建立起的课堂仅有几个学生,后来逐渐增多到几十个,屋子里的座位越摆越多,屋子越坐越满,队员们也是越来越有激情。这些孩子们是鄂伦春文化未来的继承人,我们从与孩子的交流中得知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老一辈人的有很大不同,甚至绝大多数的鄂伦春孩子并不会说他们的民族语言。他们仅仅知道自己是鄂伦春族,国家政府对自己的民族有很多优待,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却一概不知。
为了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又深入乡民家中,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采用纪实录像的方式,将乡民的讲述记录下来。鄂伦春族虽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逐渐被汉化,但年长者还不能流利的用汉语进行长句表达,这也给团队的文化探访进程带来了困难。这期间,我们一次次的开会讨论调研方向,又一次次的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调整探访进程,过去的我们总依赖于熟悉的校园文化,如今的我们却在一个崭新的文化氛围中摸索行进,践行着实践的意义。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民族的中青年基本会说鄂伦春语的,但他们对于鄂伦春传统的猎民文化却了解甚少,几乎寥寥,七嘴八舌拼凑出的故事还不如村子里的一个老人讲述的详尽。
幸运的是,挨家挨户的拜访让我们采访到了村里仅有的几位老人,他们向我们讲述了鄂伦春以前的故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面禁猎开始,鄂伦春人真正的走出了森林,从撮罗子住进了砖瓦房,他们收起了猎枪,脱下了狍子皮,收起了狍子帽,穿上了棉布衣服,睡起了火炕,日子似乎好了起来,但也是从那时起,他们的文化也渐渐流失。在采访过程中,村里年纪最长的阿纪伦奶奶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民族特有的桦树皮盒,她告诉我们,现在的鄂伦春年轻人很少有制作这项工艺的,这个手艺也在濒临灭绝。虽然很少人在做,更少人在用,但是阿纪伦奶奶还是在坚持用她那饱经沧桑的双手在白桦林间,镌刻着鄂伦春的传奇。
在采访村支书白色柱的时候,我们从他的口中感受到了从鄂伦春青年人身上感受不到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他热爱这个民族,甚至在砖瓦房间亲手搭建起了自己的撮罗子,甚至还在家门口饲养着仍有烈性的鄂伦春马。就像上了年纪的孟奶奶穿上民族服装时自豪的笑,就像阿纪伦奶奶和孟奶奶跳起民族舞蹈时的欢快,这种种都出自热爱……
从最开始接触到的鄂伦春孩童,到临别时采访到的村支书,年轻的人对民族文化一无所知,越年长者越对民族变迁充满了解。鄂伦春的以前是生活在山顶上的狩猎民族,鄂伦春的现在是完全现代的汉化生活,这昨昔今昔之间,竟只有短短几十年罢了。这其中的往来变迁,也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几天的文化探访,带给我们的是打破猜想的实践体验,我们学会对表面现象的背后进行思考挖掘,我们学会在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民族体验魅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想了解的事实是怎样的,除非你不远千里去看一看。“青风行”团队一路伴着清风而行,因为敢于圆梦远方,所以不虚此行。
最后的鄂伦春猎人
国家正走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这也注定了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难以延续。鄂伦春人走出森林,从狩猎转向农耕,这短短几十年间,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在这普通的村庄,找寻不到任何关于历史的痕迹,只有那几个搭建在大河边成为景点的撮罗子,似乎在证明着这里属于鄂伦春。
作为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由于长期汉化正在走向落寞,民族文化也失去了传承的土壤。或许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鄂伦春人迎来了安逸的生活,但也让年轻人渐渐丧失了民族意识,使民族文化陷入逐渐凋零的危机之中。在现代化背景下,作为一个只有八千人的狩猎民族,许多文化的遗失的确无法避免,可鄂伦春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却不能无人传承。也许有一天,有关鄂伦春的古老传说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了解到,若族人到那个时候才想起文化的传承,只怕为时已晚。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创造出太多辉煌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这不禁让人思考:国家在保护着少数民族人民的同时,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保留好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人民又该如何做到“取其精华”的继承呢?
实践是打破猜想的最好方式,这句话让“青风行”团队的成员们深有感触。若不是亲身实践,我们不会想到现在的鄂伦春族是眼前这番景象。以鄂伦春族看其他民族,一个民族如何真正被保留下来,发人深省。一念之间,我们有些惆怅,但并不失望。
鄂伦春的歌谣代代传唱,“青风行”依然追逐那阳光。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期,几乎所有托扎敏乡的居民都知道,有一支来自很远远方的大学生队伍,在这里支教生活,录像采访。他们来的时候带着新奇眼神,迫不及待想要了解鄂伦春的民族文化;他们走的时候满载而归,不是行囊,而是心房……
(来源:青风行社会实践团 作者:卢雅祺 李婧仪 编辑:卢雅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