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青春 >> 实践志愿 >> 正文

“敬礼——抗战老兵”社会实践团队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圆满结束

日期: 2016年03月29日 21:22   浏览量:

 

为响应团委“开展红色学习,传承先辈英魂”的号召,本着“培养大工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原则。“敬礼——抗战老兵”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寒假期间进行了寻访抗战老兵的实践活动。

“敬礼——抗战老兵”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创立,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五个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同参加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一共八人,组长为大连理工大学的欧曙东。我们团队的目的在于使抗战老兵在人生最后时光能感受到社会的敬意和关怀。与此同时,倾听老兵的抗战故事,感受战争年代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先辈英魂。在1月26日至2月2日八天的时间里,我们团队共寻访了7位抗战老兵。这些老兵大多居于乡下,甚至居于大山深处,需弃车徒步方能达,实属不易。

请跟随“敬礼——抗战老兵”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一起,走近那段峥嵘岁月,走近那些七十年前为了民族荣誉和国家尊严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吧!

——邱贵生:我为前线送弹药

邱贵生老兵生于1924年,1943年,19岁的邱贵生和一共入伍的150名宁远籍新兵一起,长途跋涉徒步来到云南,训练后补充到53军116师346团运输连,师长周福成,一九四四年滇西反攻,当时新一军,新六军从印度往缅甸这边打,邱老所在的20集团军从云南往缅甸打。

当时第一战就是打高黎贡山,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日军占领了制高点,居高临下,战斗打得异常艰难,每向前一步都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高黎贡山海拔高,常常山脚是太阳照射,到了山腰就全是积雪了。山路巴掌宽,给部队运粮草弹药的驴马不知道在这里摔死了多少。

打完高黎贡山打腾冲,这时有了坦克,日本飞机不敢来轰炸,邱老清楚记得日机来过一次,结果被我军击落了。尽管如此,腾冲打得还是很艰苦,围攻了79天,“地上全是战友尸体,都来不及掩埋。长官一声令下就不怕死地往前冲,最后我们那个师,一万多人还剩下两千来人,惨啊。”邱老回忆到这段时,声音哽咽。

在部队吃不饱饭,一天两顿,早饭一顿,晚饭一顿。(估计与地势险峻,运粮不便有关)。

抗战胜利时,邱老部队已经和新一军,新六军会师,之后开往越南受降。四六年去了东北。在东北投诚,加入了四野,随四野南下,五四年在上海专业,离开部队回家务农,因此文革时候没受到什么迫害。

——何国清:黄埔十七期、军统别动军

何老1919年生,是黄埔军校长沙分校17期学员。

何老说:在军校里,他们不学政治,学各种武器的使用,马排,手枪,冲锋枪,迫击炮,爆破筒,武器装备是美国的,手榴弹是木柄的,自己造的,军校里一日三餐都能吃饭,毕业后,加入军统别动军第七纵队。队长宁子才,辖两个大队,一大队队长周胡生,二大队队长刘志田。一开始何老是连长,在衡阳至邵阳文明铺一带打游击,破坏日本人的铁路。

当时衡阳已经沦陷,经常有日本人来铁路查哨。部队采取“大部队来了就跑,小部队来了就杀”的策略。有一回打游击,俘虏了好几个日本鬼子,上级下命令枪毙(我们问为什么可以杀俘虏,何老说是军统头子戴笠指示的),枪毙那天人山人海,老百姓都跑过来看,大快人心。

日本投降时,当时还在衡阳外围,抗战胜利后,何老的父亲去世了,不得不回老家料理后事,再回到部队的时候部队已经改编了,遂回家务农,避免了参加内战。曾做过小学教员,文化大革命时受到迫害,划为国民党军队的残渣余孽,坐了4年牢,其中有4个月戴手铐脚镣,天天批斗,不能反抗,双手只能护着胸口。何老讲这一段时非常伤心,因为他说他教过的一个学生也在批斗的人群中。

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对抗战历史和老兵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们也相信由于团队的到来,老兵在这个冬天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因为再小的烛火也是一份光明:再小的炭火也是一份温暖;再小的水滴也是一份滋润。最后希望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关怀抗战老兵的队伍中来。老兵,民族的脊梁,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1.实践团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欧曙东 摄) 

6059F

2.老兵荣誉,可鉴日月(欧曙东、姜南摄) 

62B4E

3.团队成员与老兵们交谈、合影(李涵 摄)

 

  来源:“敬礼——抗战老兵”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欧曙东 编辑:李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