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元帅永远的丰碑 ——纪念聂荣臻元帅逝世二十五周年
日期: 2017年05月14日 18:12 浏览量:
2017年5月14日,是聂荣臻元帅逝世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们国家强盛的国力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都少不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的奉献。聂荣臻,是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两弹一星”的总负责人,他的贡献如星般熠熠生辉。让我们回望聂荣臻元帅的一生,追寻他的足迹。
少年才气忧国忧民
1899年12月,聂荣臻元帅出生在四川江津。少年时,聂荣臻就广读博览。在《新青年》等一系列进步书籍的影响下,聂荣臻逐渐成为了一个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聂荣臻积极参加家乡的学生爱国斗争,遭到反动军警当局的抓捕。为了避开眼前的危险,学习西洋先进的科学,心怀“实业救国”大志的聂荣臻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后来陆续转赴比利时、苏联学习。正是在旅欧期间,聂荣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轻时的聂荣臻
聂荣臻在国外共度过了五年多时间。在这五年里,聂荣臻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实业救国论”者转变为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革命论者,成为了一个革命家。
聂荣臻(二排右一)与留法勤工俭学部分同学
戎马倥偬福将功高
聂荣臻在苏联学习了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回国后,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斗争。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上,处处是敌人的围追堵截。聂荣臻率领红军殊死拼搏,突破了敌人的数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摆脱了敌重兵的围追堵截。为长征最后胜利会师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在五台山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晋察冀根据地。毛泽东赞誉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并号召八路军向晋察冀根据地学习。1939年秋,日军开展了冬季“扫荡”。聂荣臻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杀伤,并且在黄土岭战争中击毙了日军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
聂荣臻(左三)与左权等红军部分将领合影
1945年,日军投降。不久,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起战争。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聂荣臻率领部队,打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平津战役中,聂荣臻分析局势,认为固守北平的傅作义有投降的可能性,并最终和平解放了北平。
从武昌起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聂荣臻元帅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被人戏称为“福将”。
鞠躬尽瘁科技兴邦
建国之后,聂荣臻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措施,并最终一一实施。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中央确定为具体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1956年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受命领导“两弹一星”任务后,聂荣臻日夜操劳,数次昏倒在办公桌上。在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严峻形势,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也出现了争执,但聂荣臻力争“两弹”要继续搞下去。聂荣臻为了“两弹一星”操劳过度住院时,陈毅来看望聂荣臻,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子还不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最终,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又连续研制成功导弹核武器、氢弹,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东方红》乐曲响彻全宇宙。“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凝聚了聂荣臻的大量心血,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聂荣臻元帅
年事已高后,聂荣臻元帅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1987年,聂荣臻因病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在病重期间,聂荣臻元帅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建设,期望祖国繁荣昌盛,完全统一。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国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今天,太空中挂着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港口中驶入了国产航空母舰……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今日发展之根基正是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用无数个日夜甚至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国家建设道路上的艰苦卓绝,我们要从他们的光辉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理论学习部 图文:于润泽 郭心瑶 责任编辑:陈义晨 审核:卢雅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