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青春 >> 思想引领 >> 正文

中国飞天梦——回顾与展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日期: 2016年10月31日 22:24   浏览量:

梦想启航

天空,引人遐想。华夏先人仰望天空,徜徉于浩瀚的星河,畅想着久居广寒宫的嫦娥、永不停歇地砍桂花树的吴刚、含情脉脉望着银河彼岸的牛郎织女……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向蓝天,探索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梦想。

梦想初探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火箭点燃后,徐徐上升,当人们欢呼时,火箭发生了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仍然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人,他用他的行动鼓舞了后人,积极探索,永不放弃飞天的梦想。

梦想奠基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中国的飞天梦想。毛主席在八届六中全会上豪迈地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个大的。” 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在毛主席号召下,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很快开始了航天器的研制工作。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运载火箭研究院),广大科学家埋头科研,日以继夜,不断取得新进展。

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发射场,夜空如洗,明月高挂,繁星满天。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中国制造的第一代地对地导弹——东风一号喷着火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越飞越快,消失在天际中。约8分钟后,成功命中目标的消息传来,发射场的人们欢呼雀跃。这标志着中国在掌握导弹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航天型号的研制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东风破晓,气贯长虹,中国航天事业自此迎来了崭新天地。

 火箭上天了,发射人造卫星也就成为可能。科研人员加紧研究,努力探索将卫星送入制定轨道的技术方法,经过数年艰苦研究实验,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让我们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重温46年前新华社向世界播发的一份电文——

“新华社四月二十五日讯: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六十八点五度。绕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钟。卫星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梦想推进

在有了火箭和卫星技术的坚实基础下,1992年9月21日,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梦想冲刺

前四艘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国航天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数据,从此,我国的载人航天、登月、建设空间站三大工程进入快车道,捷报频传。中国人,正朝着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飞速冲刺。

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无疑是将宇航员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神舟五号” 成功围绕地球14圈,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被载入史册。

 

登月工程的主线便是“绕月”到“登月”。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绕月”完美实现。

 

拥有了坚实可靠的载人航天技术,我国开始着手建设空间实验室。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飞船自动交会对接。

 

三大工程相继取得阶段性进展,大大增强了中国航天人的信心,科学家们进一步加快了探索前进的脚步。就在不久前,我国航天工程又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新突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准时发射,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将在轨飞行长达30天,进行各项科研工作。

梦想展望

目前,中国比任何阶段都接近航天梦的实现,我们将加快脚步,在2020年前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在探月方面,我们将在2020年前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降落,还会将采集物带回地球,并计划最终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贺电中亲切勉励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每一次腾飞与跨越,始终得益于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航天事业白手起家,如今硕果累累,航天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进入寻常百姓家。发展航天技术,不仅充分体现了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国际威望,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大、更远。

  

(来源:校区团委理论学习部 作者:朱虓 韩春颖 责编:库安阳 审核:卢雅祺)